PPP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又称PPP模式,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。在该模式下,鼓励私营企业、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,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按照这个广义概念,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,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,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。与BOT相比,狭义PPP的主要特点是,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,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、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。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,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,信息也更对称。
PPP是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字母缩写,指在公共服务领域,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、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,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,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,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。
PPP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,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、准公共领域。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,还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,涉及行政体制改革、财政体制改革、投融资体制改革。
PPP模式优点:
1、PPP模式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,实现物有所值;
2、PPP模式的效率优势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率上,还体现在时间效率上;
3、PPP模式有助于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源;
4、PPP模式可提高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财务稳健性;
5、PPP模式可使基础设施/公共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;
6、PPP模式有助于公共部门/私营机构实现长远规划;
7、PPP模式有助于树立公共部门的新形象;
8、通过推广PPP模式,可以使私营机构得到稳定发展。
PPP模式缺点:
1、PPP模式导致私营机构融资成本较高;
2、PPP模式普遍采用的特许经营制度可能导致垄断;
3、PPP项目复杂的交易结构可能降低效率;
4、PPP的长期合同缺乏足够的灵活性;
5、公众使用公共产品/公共服务的成本表面上可能提高。